为深入探讨当下外国文学研究中的前沿问题,助力中青年学者在文学领域的跨学科研究,由蜜桃传煤18传媒主办的“外国文学国际前沿研究论坛”于2022年11月27日上午在云端顺利召开。本次论坛特邀中山大学王桃花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田俊武教授、西南交通大学李成坚教授、福建师范大学李小荣教授、山东大学王峰教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尹衍桐副教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赵婷廷副教授等7位专家学者作主旨发言。论坛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刘瑞琴教授、任迎春副教授、刘媛媛副教授和徐小雁副教授主持。来自全国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30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
与会专家学者云端合影
王桃花教授作主旨报告
中山大学蜜桃传煤18传媒副院长、“百人计划”中青年杰出学者王桃花教授以“何谓城市文学跨学科研究”为题,结合自身研究经历,以“城市时代”为切入点,梳理了城市文学跨学科的研究背景。首先,她从城市文学研究与城市研究、文学城市研究、芬兰学派三者的关系中探究了城市文学跨学科研究的源起。其次,她从“城市性”的本质入手,对于“城市性”的提出、从文学性到“城市性”、文学性与“城市性”的界定、城市研究中的“城市性”等概念和含义进行了论述。此外,王桃花教授对“城市性”进行反面求证,将城市性问题与社会性问题和区域性问题进行区分,并探讨了这种区分方式对于城市文学研究的启示。最后,她指出在“城市性”探究乃至城市文学跨学科研究中,还有大量的问题值得继续探索和思考。
田俊武教授作主旨报告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蜜桃传煤18传媒田俊武教授以“文学类国家社科基金申报的那些事儿”为题,强调了国家社科基金申报的重要性,并给出了以下七点建议:第一,要重视学术积累,把握学术方向;第二,要关注研究选题,注意识形态问题;第三,要具备跨学科视野,如将文学与旅行、法律、战争等相结合;第四,要紧跟学术风向标,形成学术研究气候;第五,要善于做到前期冲锋,中期夺标,后期殿后,推动国家社科基金申报常态化;第六,要积极寻找学术突破口,学习成功立项项目的经验方法;第七,要学会站在评审专家的角度思考撰写申报书的思路和方向。
李成坚教授作主旨报告
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西南交通大学蜜桃传煤18传媒院长李成坚教授以“萧伯纳《千岁人》中的孔子形象”为题,在中国文化“走出去”以及儒学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从世界文学研究中的中国视角出发,分析了萧伯纳《千岁人》中对孔子形象的借用以及隐喻的中国文化资源价值。李成坚教授指出,萧伯纳从“东方——中国文化形象”中借力,重塑了孔子的形象,孔子不仅仅成为中国圣人的神圣象征,也是该剧中批判现实问题以及守护文明秩序的“超人”。
李小荣教授作主旨报告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李小荣教授以“中印文学交汇一朵的奇葩:柳宗元的《黔之驴》”为题作主旨报告,李教授以柳宗元的《黔之驴》为语料,在详细梳理季羡林、陈允吉两位学者对柳氏寓言的研究方法及研究结论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敦煌学的研究经验,具体阐述了柳氏寓言与敦煌写卷中驴虎争斗故事的异同及生成原因,分析了柳宗元引用故事过程中的考量因素、写作手法以及印度文化中国化等。最后,李小荣教授根据柳宗元个人生平详细论述了柳宗元获取故事原型的三个途径,即民间来源、释教俗讲以及亲读佛经。
王峰教授作主旨报告
山东省泰山青年学者、山东大学翻译学院王峰教授以“从借鉴到立新——泰戈尔冰心比较诗学的语料库实证”为题,探讨了泰戈尔作品对冰心小诗的影响以及冰心先生在小诗创作中的创新之处。他从五四时期文学翻译的发展切入,指出现代小诗是我国现代自由体诗的一种独特体式和风格流派,冰心接受泰氏诗歌早于自我小诗创作,并贯通于其后期的文学创作。王峰教授采用语料库驱动翻译研究的范式,以句长特征、主题词为线索,比较了冰心和泰戈尔二人诗歌创作的异同,并从意境、意象、意味三个方面阐释了冰心小诗的写作立新。
尹衍桐副教授作主旨报告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尹衍桐副教授以“论张谷若译莎士比亚长诗《维纳斯与阿都尼》的语言特色”为题,从音、形、义三个维度分析了张谷若所译《维纳斯与阿都尼》的三大语言特征:一、充分利用汉语语言的语音手段译诗以达到原诗中同音、头韵等语音修辞的音乐效果;二、译者采用“以文绘画”的手法,使故事叙事、形象塑造等方面更加生动传神;三、译文围绕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构建选取词义,对原文中抽象或概括意义的词采用具体化的翻译。他指出,张谷若先生在翻译该诗时坚持“地道”的原则,充分发挥了汉语语言文学的诗性优势和特征,因而他的译文呈现出“典雅凝重,细腻传神”的特点。
赵婷廷副教授作主旨报告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赵婷廷副教授以“俄罗斯的民间文艺学研究”为题作报告分享。首先,她从“什么是民间文学”这一问题入手,指出了民间文学具有口头性、人民性和集体性等三大特征。其次,赵婷廷副教授系统梳理了神话学派、流传学派、人类学派、芬兰学派、历史学派的主要观点及其代表人物,并以哪吒和悟空两个具体案例分析了民间文学理论对文本分析的影响。最后,基于普罗普的故事形态学,赵婷廷副教授分析了民间故事与成年礼的内在关系。
毛浩然教授进行大会总结发言
最后,蜜桃传煤18传媒院长毛浩然教授作大会总结发言。他对各位专家视角多元、具有信息差的发言表示诚挚的感谢。首先,毛浩然教授指出,外国文学研究首先应具备跨学科的思维模式。本场“外国文学国际前沿研究论坛”涵盖中、俄、印等国别,很好诠释了文学研究的跨学科与跨国别,例如王峰教授运用语料库分析诗歌作品,王桃花教授聚焦文学作品中的城市化书写,这均是跨学科研究的实例。其次,文学研究要接地气,解决真问题。要问对系列问题,扣好第一粒扣子,明确问题边界,运用逆向思维,求同求异。最后,文学研究要注重深度思考,避免浅尝辄止式的底层思维,思考过程要融入理性思维,学会换位思考。例如,田俊武教授在报告中提到要站在专家的角度看问题,注重思维的逻辑性、权威性。李成坚教授指出要将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分类,述评结合,使思考具体化。